2025-08-28 20:48:05 | 清风网
陕西中医药大学不是985也不是211。
陕西中医药大学简介
陕西中医药大学(Sha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简称“陕中大”,坐落于陕西咸阳,是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前身是1952年创建于西安的西北中医进修学校。1959年升格为陕西中医学院,1961年迁至古都咸阳,1978年开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并被确定为确定的全国8所重点建设的中医院校之一,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授权单位,1990年被教育部批准为首批有条件接收国外留学生、港澳台地区学生的高等院校。2015年更名为陕西中医药大学。
截至2020年6月,学校有北校区、南校区,总占地面积796675.3平方米;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全日制在校生13822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488人,本科生12334人,留学生115人。
院系概况
截至2020年6月,学校有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下设中医系、中西医临床医学系)、第二临床医学院(下设临床医学系)、药学院、针灸推拿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技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人文管理学院、外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体育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14个教学单位;有2所直属附属医院、3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以及陕西中医药大学制药厂和陕西医史博物馆;开设27个本科专业。
清风网
师资队伍
截至2020年6月,学校有教职员工5000余人(含两所直属附属医院),有专任教师1041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583人;有硕士研究生导师600余名、兼职博士生导师43名;分别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及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成都、黑龙江、浙江、辽宁等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学校现有国医大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中医药教学名师等7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4人,国家级、省级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指导教师59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陕西省名老中医、名中医49人,陕西省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三五”人才23人,陕西省“三秦学者”、“百人计划”、“特支计划”人才15人,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10个,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特支计划”三秦学者创新团队5个。
学科体系
截至2020年6月,学校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教育部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2个,省级一流专业7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系)2个,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共20门。
2021年12月,教育部公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陕西中医药大学的英语专业被列入新增备案本科专业名单。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医学、中药学
陕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制药工程、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中药资源与开发、医学检验技术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6月,学校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7个、陕西省一流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5个。
国家中管局重点学科:中医脑病学、中医脾胃病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药理学、临床中药学、内经学、中医康复学、中药化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医文化学、中医疮疡病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外科)、中医血液病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心血管)
省级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制药、中医药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医临床基础(伤寒论)、中医骨伤学科、中医学(中医养生学)
厅局级重点学科:中医肺病学、方剂学、中医脾胃病学、中西医结合骨伤学科、中医心病学科、中医脑病学、中医消化内科、针灸学、中医肿瘤学、中医康复学
科研平台
截至2020年6月,学校有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培育对象“秦药特色资源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5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4个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陕西省临床研究中心与分中心、2个陕西省重点研究室、13个陕西省中医药科研二级实验室与陕西省免疫炎症相关疾病中医药防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陕西省中药资源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陕西省创新药物研究中心。
馆藏资源
2015年学校图书馆官网显示,学校藏书100余万册,各种中外文期刊3000余种,古籍4万余册,1000余种,其中珍善本300种,如明嘉靖仿宋刊本《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二十四卷》、《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
校徽
设计整体色彩以绿色烘托,代表了蒸蒸日上的强大生命力;中心主体图案是一支有力的大手,寓意“支持、援助、服务、关爱”,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共同愿望,更是医学工作的最终目的,同时,他也隐含了一只和平鸽,既象征了全人类的共同愿望,也喻示医学校校莘莘学子发奋努力,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图案的“大手”上方托起的是银杏叶。
“大手”与银杏叶整体又蕴含了一个“Y”,是医、药、语言的拼音第一个字母,其读音仍为“Yi”。
在本图案内圆的右下方,有一个黄颜色的飘带,整体构成一个大写“Q”,是陕西简称“秦”的拼音的第一个字母。
陕西中医药大学校徽体现了陕西中医药大学人团结、友爱和发奋向上,积极奉献的精神风貌。
211工程和985工程简介
211工程,即在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
985工程,1998年5月4日,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985工程一期建设率先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开始实施。
清风网(https://www.mfqdd.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西安学医的大学有哪些的相关内容。
西安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城市,拥有多所知名的医学院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医学教育资源。这些大学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在医学教育和研究领域都有着卓越的成就。2024全国针灸推拿学专业大学排行榜2024全国开设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学校共有27所,其中,上海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针灸推拿学专业在全国排名前三位,实力非常不错,而且专业分数线也很高,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4全国针灸推拿学专业院校排行榜,希望对想要报考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同学有所帮助!全国针灸推拿学专业院校排行榜2024上海中医药大学在针灸推拿学专业全国院校排行榜中
2024全国针灸推拿学专业大学排行榜2024全国开设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学校共有27所,其中,上海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针灸推拿学专业在全国排名前三位,实力非常不错,而且专业分数线也很高,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4全国针灸推拿学专业院校排行榜,希望对想要报考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同学有所帮助!全国针灸推拿学专业院校排行榜2024上海中医药大学在针灸推拿学专业全国院校排行榜中
针灸推拿专业专科学校排名针灸推拿专业专科学校排名如下:1、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2012年入选“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14年被确认为重庆市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6年8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TianjinMedi
哪些大学的针灸推拿学比较好在中国,针灸推拿学比较好的大学包括上海中医药大学、广东省中医药职业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江西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以及四川中医药大学。以下是这些大学在针灸推拿学领域的具体优势:上海中医药大学:作为国内顶尖的中医药高等教育机构之一,其针灸推拿学专业享有盛誉,拥有高水平的
开设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大学排名(加分)以下是针灸专业排名1.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2.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3.重庆医科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4.南方医科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5.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6.安徽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专业7.新疆医科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8.湖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专业9.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10.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11.首
河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怎么样河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是一个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良好就业前景的专业。教学实力:该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以及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这充分说明了其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卓越实力。核心课程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经络腧穴学等多个方面,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而深入的专业知识。培养目标:该
作为文科生学针灸推拿好,还是中医好,或者中西医临床医学作为文科生,我觉得你学中医好点,因为我也是文科学中医的但学中医专业还需要学西医,这是文科生比较头疼的中西医结合西医比例太大,可能有点难负担,再说现在的中西医结合是以西医为主,中医为辅来教学的针灸推拿的话就不是很清楚,不过你要学真正中医的话,已经把针灸推拿包括在里面了针灸推拿学就业前景如何?一、针灸推拿学专业就业前景
中医针灸专科有哪些学校招生中医针灸专科招生的学校有湖北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学校(四川省针灸学校)、某中医药学院(陕西)以及山东、安徽、广西、云南的多所专科(高职)院校。以下是部分学校的详细介绍:湖北中医药大学:其针灸推拿学专业是其最具优势和特色的王牌专业之一,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处于领先水平,尤其在华中地区具有统治性地位。根据2025年度软科中医药大学
2025-02-13 22:20:08
2025-02-23 16:16:51
2023-12-11 10:35:28
2025-02-28 02:33:32
2025-03-22 03:54:38
2025-02-01 06: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