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的法律大学有哪些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清风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好的法律大学有哪些
一、
法学四系之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法学专业,设置于著名的北大法学院,该学院正式成立于1999年6月26日,其前身为北京大学法律学系,是新中国第一批开设法律专业的单位,是中国“五院四系”之一。北京大学法律学科发轫于1904年,在中国现代法学教育中历史最为悠久。新中国成立以来,北大法学院取得了飞速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推进国家法治建设等方面,始终走在全国法学院校的前列。
北京大学法学院拥有刑法学、经济法学、法理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四个国家重点学科,同时,北京大学作为拥有国家法学一级重点学科的3所院校之一,法学院在
国际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
知识产权法学等学科都有很强的教学和科研实力。该学院凭借梯队合理的最好的法学师资团队,在教学和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创建世界一流法学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法学四系之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成立于1950年,是创立的第一所正规、新型的高等法学教育机构,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工作母机”和“法学家、法律家的摇篮”,是中国著名的“五院四系”之一。建院以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个行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的优秀法律人才。作为国家立法、行政和司法的智库,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老中青三代学者参加了新中国宪法等重要法律的起草、修订工作,为共和国的法治和法学教育发展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为法学研究的振兴和繁荣作出了卓越贡献。
此外,人大法学院还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全国首批获准在法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博士点和硕士点覆盖了全部的二级学科。拥有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含所有二级学科)1个(法学)、国家级重点二级学科4个,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了中国第一个法学博士后流动站(含全部博士学位学科点)。
三、法学四系之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法学院,校史悠久的法学五院四系之一,在2003年获批国家首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11个硕士点、6个博士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7年获批法学“ 双一流”建设学科。经过数十年的恢复重建与发展,武大法学院已成为中国法学教育与研究的一方重镇。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全国各高校法学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法学研究生就业形势也变得日益严峻,就业竞争日趋激烈。面对压力,武大法学院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作为主战略,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加强就业指导和拓宽就业途径为工作重点,使该院研究生保持了高就业率,其研究生就业率为97.3%,少数在毕业时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同学,也陆续在毕业后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单位,并按照学校政策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予以派遣。
四、法学四系之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法学院,建院于1948年,是国内最早成立的法学院之一,中国法学著名的“五院四系”成员。吉大法学院的其前身是吉林大学法律系,是“1966年至1976年”期间,我国仅存的未停办的两所大学的法律系之一。其办学历史则始于1948年创建的东北行政学院司法系,现已成为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良好声誉、重要地位的法学教育与研究基地。
吉大法学院现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可在法学10个二级学科自主设立博士点。现已设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和国际法学7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有与
经济学院联合培养的法经济学博士学位专业,以及与行政学院联合培养的法政治学博士学位专业,有东北地区唯一的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其中法学理论、刑法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民商法学为吉林省省级重点学科,是学院具有多年学术积淀和特色的优势学科,拥有一批发展潜力大、在国内较有影响的专家和中青年学者。
法学五院四系之北大、中国人民大学、武大、吉大,心目中理想的大学总是很美好,现实中高考的分数总是很残酷,要想把握理想大学与专业的选择主动权,高分是先决条件。同学,再坚持百天,你将有望踏入理想高校的学府!

四院五系是什么
没有“四院五系”这个说法,一般我们所指的的是“五院四系”:“五院四系”,是新中国建立的五所政法院校以及四所大学的法律系的简称,五院是指北京政法学院(
中国政法大学前身)、西南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学院、中南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学院;四系分别是北京大学法律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武汉大学法律系、吉林大学法律系。
补充说明:
一、法学专业中的“四系”:
1、北京大学法学院:
北京大学法学院前身为北京大学法律学系,是新中国第一批开设法律专业的单位,在中国现代法学教育中历史最为悠久。北京大学的师资力量极为强大,悠久的办学历史伴随着的是丰富的教学经验,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北京大学法学院拥有四个国家重点学科,分别是:刑法学、经济法学、法理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北京大学的法学大类被评为A级学科,仅次于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位列全国第三。
2、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大学,而法学院正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主要学院之一。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是我国第一所正规、新型的高等法学教育机构,被誉为我国"法学家的摇篮"。
中国人民大学拥有一个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4个国家级重点二级学科,拥有中国第一个法学博士后流动站。在教育部四次正式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排名中,人大法学院在全国法学学科中均排名第一,事实上,人大法学院已跻身于世界一流法学院的行列,与世界上70多个国家的上百所国际知名大学建立了联系。
3、武汉大学法学院:
说到武汉大学,可能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武汉大学的樱花美景,谈及法学教育,武汉大学也有着不可小觑的实力。武汉大学法学院的前身是武昌法科大学,那时法学院就属于该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中国法学教育顶尖的王牌院校之一。
武汉大学法学院,位于湖北武汉,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于2017年获批法学" 双一流"建设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其法学被评为A级学科,位列全国第六。
4、吉林大学法学院:
吉林大学法学院的前身是吉林大学法律系,位于吉林长春,建院于1948年,是国内最早成立的法学院之一。其前身是吉林大学法律系。吉林大学法学院的法学理论专业以及刑法学专业最为出名,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吉林大学的法学大类被评为A-级学科,位列全国第九。
吉林大学作为老牌强校,其教学和科研实力不可小觑,但由于地理位置较为偏远等原因,近几年来,师资力量流失较为严重,一批经验丰富的教师“流出”给吉林大学带来不小的损失,尽管如此,吉林大学的影响力仍然强劲,而分数线对比五院四系中的其他院校较低,于考生来说是好事。
二、法学专业中的“五院”:
1、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原名北京政法学院,简称“法大”,位于北京,为我国教育部直属院校,位列中国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一所以法学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文学管理学、
教育学、理学、工学等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
中国政法大学拥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法学、
政治学与行政学和
社会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学与中国人民大学的法学被评为唯二的A+类学科,北大清华仅被评为A类学科。
2、
西南政法大学:
原名西南政法学院,简称“西政”,位于重庆市,是教育部与地方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政法类高等学府,也是我国首批全国重点大学,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基地,学校以法学为主,文学、
哲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在重庆,西政的地位无人能及,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梯队。
人工智能是近几年的热门,而西南政法大学率先创新,打造“人工智能+法学”的培养模式,成立了人工智能法学院,旨在培养优秀的法学复合型人才。学校拥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西政的法学被评为A级,与清华北大的法学专业同一级别。
3、
西北政法大学:
原名西北政法学院,简称“西法大”。位于西安市,是我国最早成立的高等政法学院之一,入选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由中央和陕西省共建,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师资力量强大。
西法大拥有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10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特色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西法大的法学被评为B+级,是五院中法学评估最低的“一院”。
4、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直属于我国教育部的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特色专业,兼有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重点综合大学,位于武汉市,由教育部、
财政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知识产权法、经济法是其特色,学校拥有58个本科专业,17个硕士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型,拥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法学被评为A-级。
5、
华东政法大学:
原名华东政法学院,位于上海市,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由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入选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师资力量强大,底蕴深厚。
学校拥有华东地区最大的法律文献中心,中外文法学数据库在全国法律院校中排名第一。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华东政法大学的法学被评为A级学科,位列全国第五,与上一轮评估相比排名并未发生变化,实力稳定。
北大各专业发展史
清风网(https://www.mfqdd.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北大各专业发展史的相关内容。
北大各专业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902年北京大学创立之初。下面列举了一些主要专业的发展历程:
哲学:北大的哲学专业最早起源于师范学堂,当时只开设了一门史学课程。后来发展为一个独立的哲学系。20世纪50年代开始,哲学系开始逐渐扩充教职员工,增设了许多研究方向,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
逻辑学等。
经济学:经济学专业在北大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17年开设的政治经济学系。20世纪50年代后,经济学专业逐渐扩大,并增加了许多分支学科,如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金融和国际经济学等。
文学:文学专业起源于北大文科的创办。20世纪50年代后,文学专业开始增设各个分支学科,如古代文学、现代文学、教育文学、
语言学等。
法学:法学专业可以追溯到1904年北大创办的法律系。20世纪80年代后,法学专业逐渐增设了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项目,并扩大了研究领域,如宪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等。
医学:医学专业在北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7年的医学院创建。20世纪50年代后,医学专业开始扩大规模,增设了各个临床和
基础医学的分支学科,如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
神经科学等。
此外,北大还有许多其他学科,如教育学、工学、
农学等,这些专业也都有各自的发展史。例如,教育学专业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增设教育
心理学、教育管理等分支学科;工学专业则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增设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机械工程等分支学科;农学专业则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增设
植物保护、土壤学等分支学科。
这些学科的不断发展,不仅丰富了北大的学科体系,也为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北大将继续深化各专业的内涵发展,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清风网以上就是清风网为大家带来的中国好的法律大学有哪些,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清风网:
www.mfqdd.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